WFU

2019年10月31日 星期四

中醫只是安慰劑?看治療前、後的血檢數據怎麼說?

作者:黃于家




上篇文章提到醫病雙方的信念是如何影響治療效果,而關於中醫的治療,《腦內心機》作者 Vance,則認為幾乎所有中藥方都只是針對最容易受到安慰劑影響的症狀,諸如疼痛、焦慮、憂鬱、倦怠、腸躁、反胃。

連針灸能表現優於安慰劑的時候,他認為往往也是那些特別容易受到安慰劑作用影響的症狀,像是疼痛或反胃。

白話來說,他認為中醫的效果大半來自於暗示,讓病人「覺得好像有比較好」,但是中醫治療本身並沒有實質作用,關於他的看法,詳請請見這裡

身為一個臨床中醫師,我認為 Vance 對中醫的評論並不是正確的,但也不完全是錯的。

我在旅行途中觀察到國外的中醫,其診所看板上寫其擅長治療的項目,往往也真的就是上述那些 - 疼痛、焦慮、憂鬱、倦怠、腸躁、反胃。

這些都是屬於可以是「好像、也許、可能」有好一點的病症範疇…


中醫治療只是安慰作用?


安慰劑當然有效,依據《信念的力量》,人的信念會改變自己所看到的世界,人的生理還會去配合那些信念而轉變自己的身體狀態,但是把中醫看成安慰劑等級,認為中醫治療效果跟在家多休息多喝水也差不了多少...

連中醫同病異治 - 不同的處方,都能改善患者病況的治療特色,則被解讀成效果根本不是來自中醫的治療,而是患者自己的腦內藥房在作用,所以才會不管吃哪種中藥都有效。(《腦內心機》p. 82)

我認為這樣的說法未免也太看輕中醫了。

我一直努力想打破「看中醫以後好像、也許、可能有好一點」,這種阿 Q 式精神勝利法層次,因為「感覺有好一點」的這種「感覺」無法量化,是可以被操控的,詳請請見這裡

先前主要是以中醫治療前、後皮膚的比對來呈現患者真真實實從裡到外的改變成果,我也會用治療前、後的舌頭照片比對來驗證治療效果。

那如果我們直接比對中醫治療前、後的血檢數據,更客觀毫無解釋空間地去量測中醫的療效,結果會是怎麼樣?


肝、腎功能變化


中醫被批評會傷肝、傷腎,但肝炎患者,中醫治療後肝功能卻顯著改善,連面部乾癬也近乎完全消失,詳情請見這裡




連肝硬化 20 年的患者,吃中藥 2 個月後,肝功能非但並沒有因為吃中藥有損傷,甚至還更好,臉上的丘疹變平,精神體力也變好,詳情請見這裡




中醫又時常被汙名會害病人洗腎?然而中醫經方 7 周,第二期慢性腎臟病 G2A3 的患者,腎功能卻變正常,詳請請見這裡




這位患者不只腎功能改善,腎絲球過濾率(eGFR)、血肌酸酐(Cre)都變好,尿蛋白也不再,腎絲球過濾率與未看中醫前相比甚至增長了 41 %。




血糖、血脂、膽固醇變化


此外,肝指數(GOT、GPT)、糖化血色素(HbA1c)、膽固醇、三酸甘油酯也全部都改善,連服用多時的血糖藥、血脂藥、安眠藥都被患者求診的西醫師告知可以全部停服,詳情請見這裡




睪固酮過高與過低


除了肝腎功能的改善以外,年輕女性,睪固酮過高,超標四倍的患者,中醫經方 2 個月後,睪固酮降至正常值,半年沒來的月經也來了,膚質也一併改善,詳情請見這裡




睪固酮過低的年輕男性,則在 6 周的中醫經方治療後,提升至正常,連原本超標的三酸甘油酯、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糖數值也都降至正常值,不只壞的膽固醇(LDL)減少,連好的膽固醇(HDL)都增加了,詳情請見這裡




腸胃不適改善後的胰澱粉酶變化


多年腸胃不適的患者,經中醫治療後,不只時常腹痛、打嗝、腹脹的困擾不再,連抽血數據胰澱粉酶也有顯著變化,詳情請見這裡




上述這些實例,都是在解決患者的各種不適後,同步顯現於其血檢數據上的變化,詳情可參見上列連結,感謝這些患者願意慷慨地與大家分享他們的治療成果。

中醫可以是安慰,但中醫絕不是只能是安慰劑。


黃于家醫師的門診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