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談及最新一期 2019 年 1 月的《國家地理雜誌》,這期的標題是「未來醫學 - 最新科技與中醫療法如何改變現代醫療保健」。
裡面除了提到西醫的遠端醫療、AI 診斷、日常監控健康裝置之外,另外也提到西醫走向發展個人化療法,不再是每個診斷碼就搭配一樣的藥物,而是依據每個患者量身打造不同的治療;可是,個人化的療法,老早就一直是中醫的特色...
至於,中醫的部分,我看了有些失望。
熊膽汁與犀牛角
一開頭和結尾又都在提熊膽汁、犀牛角這種現代臨床中醫師,基於動物保護,根本難以取得的古老藥材,然後又是講到熊膽汁的取得多麼殘忍,以及犀牛角造成大量犀牛遭滅殺這種「陰暗邪惡東方人」的戲碼。
這幾年有去大陸的人應該有發現,機場裡面滿是明星代言禁止滅殺犀牛的大型刊版廣告,以共產黨極權統治、殺一儆百的作風,我不認為現在到底有多少中醫師會用這種違禁品。
另外好奇的是,一直說用熊膽汁、犀牛角很殘忍了,還一直躍躍欲試去研究其作用,這部分的想法是什麼?難道真有可能用完全人工合成的方式模擬熊膽汁、犀牛角的化學結構嗎?就算可能,在這之前,是不是也得搞來很多熊膽汁和犀牛角呢?這樣就不殘忍嗎?
排除掉討論這些特殊藥材其藥理上的作用外,花不小篇幅談論臨床中醫根本不大可能會用的熊膽汁、犀牛,這本創刊於美國,列屬於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的官方雜誌是不是對中醫採用一種變相獵奇(exotic)的觀點呢?
真的在乎什麼是中醫嗎?還是只是你的獵奇欲?
我以一個曾經在英國前五強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 念翻譯博士的中醫師身分,不跟大家談高深的翻譯理論,只想簡單地說,翻譯絕不是你想的中翻英、英翻中這種翻譯機層次的事情而已。
翻譯是一種再詮釋,而每一種詮釋,背後都有它政治、經濟利益的考量。
以國外所謂的中國菜外賣(Chinese takeaway)為例,那樣的東西真的是所謂的中國菜嗎?或者僅是符合洋人心目中的中國菜形象?便宜、粗糙、大份量、吃得飽、重口味、甜酸醬、醬油、勾芡?
購買的人真的在乎什麼是中國菜真實的樣貌嗎?或者他們只是要「他們認定為中國菜的東西」?
就像台灣三不五時就要拿出來炒冷飯的馬兜鈴科中藥傷腎新聞,事實上老早在 2003 年就被禁用,現在根本連買都不可能買的到,吃地下電台賣的來路不明黑藥丸吃到洗腎也要扯到中醫。一直重複播放同樣的「新」聞,你認為這背後會沒有政治考量嗎?或者就是想用一個框框把中醫框成主事者認定的樣子?
同樣的,這本創刊於美國的雜誌真的在乎什麼是中醫嗎?還是就只是從那些古書裡面找一些中藥材,最好帶點獵奇風味的,另外如果能再順道提提中國人虐待動物的醜事那就更好了,諸如熊膽汁?另外,也順便看看能不能給西藥廠有一些新藥的靈感?
這樣的鋪陳方式,讓我看了不太舒服。
這期報導另外還提到了傷寒論經方中的黃芩湯,這個處方我臨床也時常在用,屬於經方中的常用處方。
耶魯大學醫學院藥理學教授鄭永齊,發現許多癌症病人因為化療後的噁心、腹瀉等副作用而中斷化療,為了讓患者能完成化療,他與他的研究團隊,於八項人體試驗,將黃芩湯搭配不同的化療和放射線療法。
研究結果發現黃芩湯能有效處理化療後的噁心嘔吐和腹瀉,並加速大腸癌、肝癌及胰臟癌腫瘤萎縮的速度。
鄭永齊教授將黃芩湯改命名為 PHY906,這個中藥方據說有機會成為第一項得到 FDA(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的複方草本藥物(黃芩湯內含四種中藥:黃芩、白芍、甘草、大棗)。
補充:FDA 至今只核准了兩種草本處方藥物,但都是單味藥,一個是以綠茶萃取物製成的生殖器疣治療藥物,一個是以祕魯龍血樹樹液製成的止瀉藥。
由於中藥在美國是被當作食物在看待,因為「食物」不會被期待有治療效果,所以中藥在美國的使用並不需要 FDA 的批准,另外,因為中藥在美國不被認為有療效,所以美國中醫雖然能開立中藥處方,但整體還是以針灸止痛為主,很少開中藥。
黃芩湯究竟能否被美國 FDA 當作藥物,而不只是食物?我們拭目以待,不過事實上黃芩湯已經被用了 1800 年了,用法也不僅僅侷限於處理腹瀉、噁心嘔吐。
我對於黃芩湯是否能通過 FDA 的批准,並不甚在意,畢竟這也只是從古書中尋找經濟利益的一種方式,若真要說濟世救人,黃芩湯一直都是臨床上常用的中醫經方,並不會因為它通過或是不通過 FDA 的檢測,而改變這個事實,所以不論通過與否,都不會影響我臨床上的使用方式。
用了 1800 年的經方黃芩湯,正等待 FDA 審核看有沒有效...
這期報導另外還提到了傷寒論經方中的黃芩湯,這個處方我臨床也時常在用,屬於經方中的常用處方。
耶魯大學醫學院藥理學教授鄭永齊,發現許多癌症病人因為化療後的噁心、腹瀉等副作用而中斷化療,為了讓患者能完成化療,他與他的研究團隊,於八項人體試驗,將黃芩湯搭配不同的化療和放射線療法。
研究結果發現黃芩湯能有效處理化療後的噁心嘔吐和腹瀉,並加速大腸癌、肝癌及胰臟癌腫瘤萎縮的速度。
鄭永齊教授將黃芩湯改命名為 PHY906,這個中藥方據說有機會成為第一項得到 FDA(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的複方草本藥物(黃芩湯內含四種中藥:黃芩、白芍、甘草、大棗)。
補充:FDA 至今只核准了兩種草本處方藥物,但都是單味藥,一個是以綠茶萃取物製成的生殖器疣治療藥物,一個是以祕魯龍血樹樹液製成的止瀉藥。
由於中藥在美國是被當作食物在看待,因為「食物」不會被期待有治療效果,所以中藥在美國的使用並不需要 FDA 的批准,另外,因為中藥在美國不被認為有療效,所以美國中醫雖然能開立中藥處方,但整體還是以針灸止痛為主,很少開中藥。
黃芩湯究竟能否被美國 FDA 當作藥物,而不只是食物?我們拭目以待,不過事實上黃芩湯已經被用了 1800 年了,用法也不僅僅侷限於處理腹瀉、噁心嘔吐。
我對於黃芩湯是否能通過 FDA 的批准,並不甚在意,畢竟這也只是從古書中尋找經濟利益的一種方式,若真要說濟世救人,黃芩湯一直都是臨床上常用的中醫經方,並不會因為它通過或是不通過 FDA 的檢測,而改變這個事實,所以不論通過與否,都不會影響我臨床上的使用方式。
大環境對中醫的矛盾心態
早期西醫對於中醫不了解而產生了不少偏見,例如對中藥效果的再現性以及可靠性(realibility)的存疑,以及西醫過度專注在民間偏方或迷信的批判,因此覺得中醫沒效、不科學、早該被淘汰,這確實造成中西醫之間的鴻溝。
不過近年來,在實務以及研究上,兩者間的交流以及合作趨頻繁。西醫藥廠或是西醫學界開始從這些「早該被淘汰」的中醫用藥裡面找靈感,開發以中草藥為基礎的新藥,企圖更廣泛地讓西醫師以及病患使用。
而且,現在已經不只是從單味藥(諸如人參)找靈感,連中醫古書裡面的處方也列入考慮範圍。
中醫傷寒論的處方,是有君、臣、佐、使,藥物比重及其搭配意義的,並不只是像先前單純萃取出某個中藥的化學成分這種廢醫存藥的直觀思路。
補充:一個中醫處方是由數個單味藥組成,諸如黃芩湯這個中醫處方,就是由四個中藥單味藥:黃芩、白芍、甘草、大棗按照一定比例組成。
好奇地是,西醫藥廠或是西醫學界近年從中藥處方裡面(還不只是單味中藥)研究可以「科學化」的可能治療方法,這樣的行為是不是凸顯中醫本來就有效,只是西醫後知後覺?
說中醫同一個病,不同病人就用不同處方,這種方式很不科學、治療效果無法再現,但是西醫現在卻也是朝向個人化,為每個病人量身訂做治療處方。
西醫師覺得中醫針灸好用,但不想承認是在用中醫的東西,就另外取個名字,改稱 dry needling;不想稱中醫經絡,改稱 fascia;不想稱中醫穴位,改稱 trigger point。
難道給自己取個英文名字,就會變成英國人?
這背後的心路歷程,頗耐人尋味。
世界衛生組織即將在最新的第 11 版《全球醫學綱要》,納入中醫的章節,但此舉也引發了諸多不滿,請見下列報導。
CNN - Chinese medicine gains WHO acceptance but it has many critics.
"Some in the biomedical community say WHO overlooked the toxicity of some herbal medicine and the lack of evidence it works, while animal rights advocates say it will further endanger animals such as the tiger, pangolin, bear and rhino, whose organs are used in some TCM cures."
上面所提到的爭議點,跟上面,我所整理的 2019 年 1 月的《國家地理雜誌》報導內容,根本看不出差異,又是在中藥的腎毒性、動保議題上著墨。
關於中醫對腎功能的影響,以我臨床上病人治療成果,以及大規模健保資料庫研究結果,都顯示中醫的治療是能改善腎功能的,詳情請見這裡以及這裡。
為何老是講同樣的事情呢?因為這其實是政治議題,而不是醫學議題。
如同我另篇文章提到的,殖民母國利用精細的政策干預,使殖民母國人民空降成被殖民地的地方首領,受殖民者則被矮化成為需要被教化的野蠻人,洗腦其文化是落後無知,需要被殖民母國「教化」,而殖民母國則是毫不隱諱地表現對被殖民地的風土民情毫無興趣。
請您試著把上段文字的「殖民母國」用「西醫」帶入,把「被殖民地」用「中醫」帶入,你會發現不會產生任何違和感,因為這是真實正在發生的事。
我哪裡管你是方的還是扁的?因為我認定你是圓的!
中醫傷寒論的處方,是有君、臣、佐、使,藥物比重及其搭配意義的,並不只是像先前單純萃取出某個中藥的化學成分這種廢醫存藥的直觀思路。
補充:一個中醫處方是由數個單味藥組成,諸如黃芩湯這個中醫處方,就是由四個中藥單味藥:黃芩、白芍、甘草、大棗按照一定比例組成。
好奇地是,西醫藥廠或是西醫學界近年從中藥處方裡面(還不只是單味中藥)研究可以「科學化」的可能治療方法,這樣的行為是不是凸顯中醫本來就有效,只是西醫後知後覺?
西醫師覺得中醫針灸好用,但不想承認是在用中醫的東西,就另外取個名字,改稱 dry needling;不想稱中醫經絡,改稱 fascia;不想稱中醫穴位,改稱 trigger point。
難道給自己取個英文名字,就會變成英國人?
這背後的心路歷程,頗耐人尋味。
中醫近日得到世界衛生組織認可的後續迴響
世界衛生組織即將在最新的第 11 版《全球醫學綱要》,納入中醫的章節,但此舉也引發了諸多不滿,請見下列報導。
CNN - Chinese medicine gains WHO acceptance but it has many critics.
"Some in the biomedical community say WHO overlooked the toxicity of some herbal medicine and the lack of evidence it works, while animal rights advocates say it will further endanger animals such as the tiger, pangolin, bear and rhino, whose organs are used in some TCM cures."
上面所提到的爭議點,跟上面,我所整理的 2019 年 1 月的《國家地理雜誌》報導內容,根本看不出差異,又是在中藥的腎毒性、動保議題上著墨。
關於中醫對腎功能的影響,以我臨床上病人治療成果,以及大規模健保資料庫研究結果,都顯示中醫的治療是能改善腎功能的,詳情請見這裡以及這裡。
為何老是講同樣的事情呢?因為這其實是政治議題,而不是醫學議題。
如同我另篇文章提到的,殖民母國利用精細的政策干預,使殖民母國人民空降成被殖民地的地方首領,受殖民者則被矮化成為需要被教化的野蠻人,洗腦其文化是落後無知,需要被殖民母國「教化」,而殖民母國則是毫不隱諱地表現對被殖民地的風土民情毫無興趣。
請您試著把上段文字的「殖民母國」用「西醫」帶入,把「被殖民地」用「中醫」帶入,你會發現不會產生任何違和感,因為這是真實正在發生的事。
我哪裡管你是方的還是扁的?因為我認定你是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