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常聽到一個說法,就是吃了中藥後,原來的皮膚問題惡化,是所謂在排毒?
聽起來很神奇,但這很有可能只是類固醇戒斷反應,也就是停用類固醇後,皮膚病灶加重。
類固醇戒斷
關於類固醇戒斷,詳情請見以下影片,這是由親身經歷類固醇戒斷的英國牙醫師 Dr. Heba Khaled 所作,並經善心人士翻譯成中文。
關於美國皮膚科醫師,對於類固醇戒斷的看法,請見這裡。
關於英國皮膚科醫師,對於類固醇戒斷的看法,請見這裡。
目前在台灣,類固醇戒斷已被衛服部發函正視,然而類固醇戒斷此議題得的關注並不是很多,對類固醇使用上的安全控管還有可以進步的空間。
不可否認,台灣患者看診的第一優先考量是西醫,當覺得西醫效果不盡理想或者其他因素考量,才會想改看中醫。
在從西醫改看中醫的狀況下,患者期待皮膚狀況應該持平或者直線前進,不然就是看中醫害我變糟了,如此一來,為了避免得跟原來的醫師解釋怎麼會改去看中醫,患者往往也不會回診原來的皮膚科醫師,一切從頭再來,然後告訴新的西醫師都是中醫讓我變糟…
卻忘了一直使用的西藥,尤其是皮膚科常使用的類固醇、免疫抑制劑之類的藥物,不論減量或者停用,都會有一定的影響。
中西醫本來就甚少有交流,當藉由患者為媒介傳遞出的訊息又是如此,會導致當患者想同時看中醫和西醫時,得偷偷摸摸的,像個做錯事的孩子,而這並非患者之福。
況且,由於台灣醫藥取得很方便,患者也可能根本沒去看診,而是自行去藥房買藥塗擦,這樣看診的醫師也無法從健保卡資訊中得知先前的治療到底是什麼。
藥物過敏
另外,也要考慮非常罕見、但仍可能發生的藥物過敏,以我使用的中醫經方而言,藥物品項精簡至極,這些中藥也已經反覆使用數千年了,過敏的機率極低,但只要是藥物,都還是有可能會造成過敏。
以下關於藥物過敏的資訊,摘錄自照護線上、康健雜誌:
「藥物過敏的原因主要是基因,除了基因,服用免疫抑制劑以及免疫系統過度活躍的患者發生藥物過敏的機率也比一般人大。
藥物過敏很難預期,明明用了同樣的藥物,有些人的身體對藥物不會有過敏反應,但有些特殊體質的人用藥後,體內的免疫系統對外來藥物產生不正常的免疫防禦或攻擊反應。
目前並沒有任何一種儀器或檢查可以完全正確的診斷藥物過敏,並告訴你是哪一種藥物造成的。」
總之,別再說吃中藥是在排毒了,建議可以觀察看看你所謂的排毒是不是類固醇或其他西藥減量或停用之後的反應,是不是一停用就迅速惡化,再回去服用就又一切如常呢?或是非常罕見的中藥過敏呢?
類固醇戒斷,中醫經方的治療實例,請見這裡。
類固醇戒斷的相關影片,請見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