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抽血檢查能預知中藥過敏嗎?以中醫師角度論述

作者:黃于家




我的患者以皮膚問題,如異位性皮膚炎、乾癬、慢性濕疹、慢性蕁麻疹為主。

異位性皮膚炎,中醫經方的治療實例,請見這裡

乾癬,中醫經方的治療實例,請見這裡

慢性濕疹,中醫經方的治療實例,請見這裡

慢性蕁麻疹,中醫經方的治療實例,請見這裡

看診時很常見患者拿著厚厚一疊自費檢查的過敏原報告來,而裡面往往是滿江紅。

花費上千、上萬元檢查過敏原,似乎能滿足患者釐清問題的想像,當拿到一本滿江紅的報告,瞬間覺得迷霧消失,一切身體問題有了答案。


當抽血檢查說對中藥過敏?


上百種的檢驗項目中可見到少許的中藥,多半是常見藥食同源的中藥種類,諸如當歸、黃耆、甘草、大棗、生薑、枸杞、人參等。

有些患者會明確叮囑避開這些標示為過敏的中藥,若不從,吃藥後有任何不舒服,第一個直覺思考就是因為醫師開了讓他過敏的中藥。

這個狀況實在很讓人困擾,首先中藥材有上千種,對比那些抽血檢驗的中藥品項實在寥寥可數。

單憑少許項目的中藥材過敏檢查,也許只是好意,想提醒醫師,但是細問患者,滿江紅的食物過敏報告,往往也沒有因此改變患者的飲食。

既然飲食也沒有調整改變,繼續吃著自認為過敏的食物,卻要中醫師避開「所謂會過敏」的中藥?

我猜想也許是因為檢驗結果中,過敏的食物太多,導致要不吃有實際上的困難,另一方面則是檢查結果往往跟患者實際經驗有頗大差異,導致患者也是半信半疑。

問題是,中醫的處方是以方為單位去思考,一個處方內含數個中藥,並不是自認為某個中藥材過敏,就把那個中藥拿掉就行了,就像番茄蛋花湯,但沒有加蛋,這行嗎?

這樣的情況實在很惱人,門診時間也不足以跟患者好好解釋。

近日看了《過敏:從成因、診斷、醫療到社會環境,認識當代最大流行病》一書,書中恰巧針對我上列臨床所見做了些討論。

作者 Theresa MacPhail 博士,是醫療人類學家與科學作家,她的父親因為被蜜蜂螫咬引發器官衰竭而死,而幾年後作者自己也被診斷出有過敏,促使她深入探索「過敏」的成因。


《過敏:從成因、診斷、醫療到社會環境,認識當代最大流行病》


以下我從書中摘錄出相對應的內容,經潤飾過,並清楚標示頁數,以方便您查閱,我也以中醫師的觀點,提出我的觀點。

所謂的抽血檢查過敏原,事實上就是將患者的血清和過敏原混合,檢查是否有抗體反應,如果出現了 IgE 反應,並不代表患者就對這個過敏原過敏,只能說是對該過敏原敏感,但並不能依此做為過敏的準確依據。

倚賴血液檢測診斷食物過敏並不準確,多的是實際上吃了不會過敏,但抽血檢查卻顯示過敏,這樣的偽陽性的機率高達六成。(p. 45、58)

現有的檢測方法只能判斷沒有過敏,但要預測是不是有過敏,並不準,也就是說當檢驗結果是陰性,患者很可能不會過敏,但若是陽性,錯誤的比例超過一半。(p. 64)

這幾年還風行所謂的慢性過敏原檢測,也就是 IgG 檢測,這對於診斷過敏毫無價值。

矛盾地是,因為這樣的檢測非常昂貴,當患者花了這麼大一筆錢,且依據檢驗的結果認定吃了某種食物會不舒服,而事情往往也就會朝那個方向發展了。(p. 63)


反安慰劑效應


以中醫門診來說,當患者看了抽血檢查報告,顯示對某個中藥過敏,而中醫師又開了那個中藥,就會出現反安慰劑效應。

也就是當某人相信這個中藥會帶來不良反應,在吃了這個中藥後的一切不適,就都是因為它造成,但真是如此嗎?

事實上,單憑症狀來診斷有無過敏有困難,因為症狀和許多疾病都很相似。

任何過敏都該由醫師根據患者的病史,以及患者與過敏原接觸後的症狀來確認,不可能單靠抽血。(p. 61)


真正準確或可行的檢測


最能正確診斷食物過敏的是雙盲並以安慰劑當控制組的食物誘發試驗,但這必須在醫院進行,也需要花費很多時間。

有食物過敏的患者實際上可做的是仔細記錄日常飲食內容,找出導致他們真正過敏的食物,這是可行的也有效的。(p. 51、58)

結論來說抽血檢查對什麼東西過敏的參考價值不大,就算是陽性只能說是敏感,但不代表過敏,而且偽陽性的比例超過一半。


身為中醫師,我的看法


如果因為花大錢抽血就把這些檢驗結果奉為圭臬,而裡面又恰巧標示對多種尋常藥食同源的中藥材過敏,建議暫緩看中醫的計畫。

因為當「對中藥過敏」這個念頭已經在你心中種下了種子,要中醫師承擔吃藥後患者任何方方面面的不暢快,對彼此都很困擾。

而且皮膚的問題,本來牽扯的因素就很多,要釐清本來就已經不容易了,實在不要又讓事情更複雜。

看診是醫病雙方攜手合作,彼此該是戰友,一起對抗病痛,並不是另外找個人來對自己的病痛負責,或給個交代。

過敏也不是花大錢,拿到一本滿江紅的本子,就沒自己的事了,健康是自己一輩子的功課。

文末也列出康健雜誌,針對過敏原檢測,風濕免疫專科醫師的看法,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