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有許多異位性皮膚炎新藥,生物製劑(杜避炎、喜瑞樂)、小分子藥物(銳虎、愛滅炎、喜繽果)上市,各大醫學中心皮膚科可見藥廠人員熱心發放宣傳單張,還有買兩盒送一盒的促銷活動,甚至還耳聞可免費帶回家試吃幾顆,聽起來像在菜市場買菜送蔥,但這就是現況。
這些藥物需要自費,一個月約三萬塊,若要由健保給付,患者往往前後需要花費近半年的時間,先經過三個月照光治療、使用兩種免疫調節劑,EASI分數等於和大於16分以上者,若症狀仍未改善,經過申請,健保才會給付。
有許多媒體報導這樣的重生日誌,讓人感覺這似乎是一切的解藥,黑暗中的明燈。
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也時常在假日邀請知名皮膚科醫師衛教演講宣導這些新藥,甚至陪病友一起運動,這些活動不只參加完全免費,還會慷慨奉送所費不貲的知名品牌乳液給病友。
這一切的歌舞昇平卻忘了提及現實狀況,健保只給付一年,時間到了得重新申請,當膚況不夠糟,就不會通過,得全額自費,無論是生物製劑或小分子藥物,一個月要三萬塊以上。
這一切的歌舞昇平卻忘了提及現實狀況,健保只給付一年,時間到了得重新申請,當膚況不夠糟,就不會通過,得全額自費,無論是生物製劑或小分子藥物,一個月要三萬塊以上。
這究竟是幸還是不幸?短暫給患者能免除自我照顧的責任和後果的錯覺,然後再奪走?
生物製劑、小分子藥物不可能用一輩子
曾經聽到醫學中心皮膚科主任說過:「生物製劑、小分子藥物不可能用一輩子,這個是患者要放在心上的事情,能不用到才是幸福。」
這句話,值得好好深思。
是不是真的靠生物製劑、小分子藥物,就安了?
實質上,這兩者都是在干預身體的免疫功能,要說完全不會伴隨任何副作用,我想這種期待可能過於樂觀。
況且,生物製劑、小分子藥物都還很新,而西藥得等上市後讓更多人使用,且不斷監測,並讓使用者持續累積劑量,問題才會一一浮現。
況且,生物製劑、小分子藥物都還很新,而西藥得等上市後讓更多人使用,且不斷監測,並讓使用者持續累積劑量,問題才會一一浮現。
過去常用於治療孕吐的藥物沙利竇邁 (Thalidomide) 結果卻導致成千上萬嬰兒出現嚴重肢體缺陷,完全始料未及。
曾經在皮膚病治療視為不可或缺的抗生素,卻造就了現今微生物菌叢失衡的災難(請見《消失的微生物:濫用抗生素引發的健康危機》)。
書中可見抗生素濫用與第一型糖尿病、乳糜瀉、濕疹、氣喘、異位性皮膚炎的增加有關。
書中可見抗生素濫用與第一型糖尿病、乳糜瀉、濕疹、氣喘、異位性皮膚炎的增加有關。
而實務上,異位性皮膚炎、乾癬、痤瘡的患者,不只皮膚,連其腸道都會呈現共生菌叢失衡,請見此期刊研究。
況且,在台灣,中醫往往是患者看了西醫後的第二選擇,若這些新藥一用真把皮膚問題完美解決,那這些患者怎麼還會來看中醫?
中醫的優點在於能同步處理皮膚以及身體其他不適,而且可以停藥,治療會有停止的一天,而不是要吃藥打藥擦藥一輩子。
最近有患者中醫治療結束後,已經停藥數個月膚況還是持續平穩,即將要出國深造了,很開心患者不必因為皮膚問題,阻礙自己展翅高飛,也不必無止境的「治療」。
曾經被認為是美國仙丹的類固醇,也沒料到後來會出現類固醇戒斷,類固醇副作用等災難。
中醫能做的事
況且,在台灣,中醫往往是患者看了西醫後的第二選擇,若這些新藥一用真把皮膚問題完美解決,那這些患者怎麼還會來看中醫?
中醫的優點在於能同步處理皮膚以及身體其他不適,而且可以停藥,治療會有停止的一天,而不是要吃藥打藥擦藥一輩子。
中醫也不會有小分子藥物免疫抑制的副作用,如感染的風險增加,以及骨髓抑制血球低下,導致吃小分子藥物的患者得不停地抽血檢驗(資料來源:台灣皮膚科醫學會)。
健康是每個人一輩子的功課
能夠掌握在自己手裡的,比什麼都好,健康需要有意識的照護,天上掉下來的「禮物」,當有天被收回,或出現耐藥性,再怎麼跺腳哭鬧也沒用。
這篇文章並不是想攻擊誰,上列關於生物製劑、小分子藥物的資訊皆來自於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及皮膚科醫師之公開網頁。
我也不是這些新藥的專家,純粹只是想提出在生物製劑、小分子藥物一片歌舞昇平、一切美好的媒體推波助瀾報導下的另一種觀點。
健康是每個人一輩子的功課,需要有意識地關注,不是只要有付錢就沒自己的事了。